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合作

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2-12-13     

    201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批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基地编号:B12007。“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水农业理念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旱区特色的现代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旱区现代节水农业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围绕总体目标,结合在研课题,基地建设2年来,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8名,在基地工作时间合计480天,结合各类出国进修项目,派出人才23名,在海外工作和进修时间合计141个月,在作物抗旱节水遗传性状鉴选与利用、植物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农田水分转化与利用技术、喷微灌产品与精量给水技术、大田作物信息远程监测和传输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上开展了合作研究。

   通过合作研究,在高产优质抗逆小麦种质资源、作物高效用水调控技术体系、土壤扩蓄增容制剂、山地红枣微灌节水技术系统、作物与环境信息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系统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成立了“中美农业-水-气候合作研究中心”、“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络”等国际合作机构2个;促成国际合作项目2个,资助经费合计600万元以上。开拓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山地滴灌管道压力分区方法”、“矮杆基因新类型种质创制技术”等3个新研究领域。

   基地建设2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69篇,其中SCI/EI收录38篇,合作署名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全部被SCI收录;获发明专利授权18件;新增国家、省部级项目11项,培养研究生102名;以基地为依托,成功申请并获批了“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

   根据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基地后续建设工作将继续按计划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派出工作,深入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选择有较强合作研究潜力的国外科研机构和团队,以及有重大价值的合作研究领域,进行重点支持,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联合攻关,注重项目、平台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以项目促进合作,以平台汇聚人才,通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升基地科技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支撑旱区农业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做出实质性贡献。

 
编辑:牛秀峰; 终审:戚鹏